船艦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
採礦船隸屬於自己獨立的勢力分支:ORE ,外空聯合礦業集團。下面我們按艦船尺寸,科技等級和專業分類對它們進行分類。
對於每一種大小的採礦船,你都可以找到更高科技級別的船型:比如從T1護衛到T2護衛,從T1 採礦駁船(Mining Barge)到T2 採掘者(Exhumers)。對於工業指揮艦而言,水平方向顯示了他們在尺寸上從巡洋到旗艦的演進。
採礦護衛艦
T1 採礦護衛艦是衝鋒者級(Venture),在你新手期間,你可以通過生涯故事線免費獲得好幾艘。這艘護衛艦船體使用採礦鐳射器(Mining Laser)和氣云採集器(Gas Cloud Harvester),並且在使用這兩種採集器時享受開採量的特殊加成。
整個艦船3/3/1的槽位分佈以及很少的PG輸出,使得它的裝配空間很有限。但+2艦船躍遷核心強度加成使得它有一個很高的躍遷強度,使得它成為一種相對安全的旅行船。想要躍遷起跳,你必須有一個正的躍遷強度,所有船隻自身都具備至少1點的躍遷強度。但敵人攔截你時,他們會使用躍遷擾斷器(Warp Disruptor)或者躍遷擾頻器(Warp Scrambler)模組(或者其他更復雜的辦法)來降低你的躍遷強度。當你被躍遷擾斷器指向時,你的躍遷強度會減少1點,而躍遷擾頻器會使你減少2點躍遷強度。
對於絕大多數船隻,這會使你的躍遷強度低於你躍遷起跳的所需強度。但是衝鋒者級具有3點躍遷強度,使得你被擾斷器或者擾頻器干擾時,仍能從容地躍遷跳走。其他船隻爲了增加躍遷強度,必須在裝配一種稱為「躍遷穩定器」(俗稱皮球)的低槽模組。
衝鋒者級的T2科技是 勘探護衛艦 掘金者級(Prospect)和永恒者級(Endurance),掘金者級具有采礦器和氣云採集器的開採量加成,它沒有躍遷核心強度加成,取而代之的是裝備隱秘行動隱身裝置的能力,使得你可以在隱身時進行躍遷。需要注意的是,掘金者級是T2科技,在氣云採集方面,它並沒有比T1科技的衝鋒者級具有更多加成。掘金者級的槽位分佈為3/3/4。
永恒者級具有冰礦採集和礦石開採加成,它同樣沒有了躍遷核心強度加成,取而代之的是裝備隱秘行動隱身裝置的能力,槽位佈局3/4/3。
在採礦作業中,船舶的礦石倉容量是非常重要的,衝鋒者級的容量是5k立方,而掘金者級和永恒者級為10k立方和15k立方。
一共有三種類別的採礦駁船和採掘者,每一種類別都有T1和T2的衍生型(分別成為採礦駁船和採掘者),每種分類都有它們的專長:防禦力,礦石倉和開採量。
在00地區,如果你遭遇其他玩家,或者遇到特別強力的怪物時,防禦型船隻是非常有用的。它們的採礦駁船加成是 艦船護盾值容量加成,特有加成為無人機傷害和HP加成,防禦型 採礦駁船和採掘者 也經常用來裝肉或者其他有趣的用途。
防禦型採礦駁船為獵獲級(Procurer),2/4/2的槽位佈局適合做一個優秀的坦克,但是獵獲級的PG很少,限制了它的發揮。它擁有12k立方的礦石倉容量,居所有采礦駁船的第二名,所以你並沒有因為它的防禦能力而損失太多。
輕舟級(Skiff)是獵獲級的T2衍生型,它擁有更高的基礎HP,多一個中槽和低槽(3/5/3),擁有15k立方的礦石倉容量。
礦石倉:
擁有此類加成的採礦駁船和採掘者擁有更大的礦石倉容量,因此更多地被喜歡AFK採礦,以及低安和00地區的礦工所選擇。
擁有此類加成的採礦駁船為 迴旋者級(Retriever),它擁有最大的容量22k立方。這艘採礦駁船經常在沒有運輸工具的情況下采用。2/1/3的槽位分佈使得它沒法具有很好的防禦,但是較多的低槽使得它可以使用模組來增加開採能力(也需要考慮CPU的限制)。
它的T2衍生型是 麦基诺级(Mackinaw),具有巨大的28k立方的矿石仓储量,槽位分布2/4/3,然而由于CPU的限制,中槽往往会闲置。
在這一分類中,採礦駁船為 妄想級(Covetor),採掘者為 霍克級(Hulk)。它們擁有最少的防禦,最短的採礦器運轉週期,以及最少的礦石倉容量。 雖然它們在相同時間內可以採集更多的礦石,採礦器也擁有更遠的射程,但是使用它們作業需要更多的注意力,因為必須更頻繁地清空和運輸礦石。當然你的這些付出,獲得的回報也是巨大的。
妄想級的槽位分佈為2/1/3,不利於防禦型裝配,但很適合提升開採效率的裝配。
相較於T1,霍克級 在礦石倉容量和有效HP上略有提升,但是相較於其他的採掘者,霍克級的防禦依然很低。霍克級的加成使得它成爲了開採效率最高的非旗艦礦船。它的槽位分佈為2/4/3,但是由於裝配限制,中槽往往還是會被閑置。
Fill and Empty是指 船艙裝不下以後,躍遷到附近的空間站或者堡壘,卸貨后再回去繼續挖。這種方法優勢是可以單獨作業,但是會浪費大量時間在來回飛行上。礦船的朝向和躍遷都很緩慢,頻繁的進站和出站更是會浪費大量的採礦時間。
Jetcan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單獨作業的方法,尤其是當你有第二賬號時。Jetcan(拋礦作業法)是指,當你的艦船貨櫃裝滿礦石后,拋棄礦石,這樣會在太空中形成一個貨櫃,然後繼續採礦,把礦石都轉移到那個貨櫃中直至裝滿(27500立方米)。當你裝滿兩個貨櫃時,返回空間站換一條米亞莫斯級( Miasmos)把礦物拉回去,卸貨后再換船回來挖礦。這可以節約你很多時間,不用每次艦船貨櫃滿了的時候,你就要在小行星帶和空間站來回跑。如果你有第二個號,你就可以保持不間斷作業,而用第二個號開 米亞莫斯級 來搬運礦物。
如果擁有多個號,就可以一個號運輸,其餘號採礦。這是在組建礦隊和工業指揮艦前最有效率的作業方式。然而Jetcan方法的一個主要缺點是,其他人可以搶走你的礦石,這部分的內容我們將在第四章進行敘述。
工業指揮艦的主要作用在於提供採礦加成,但是最近幾次對於大鯨魚(Rorquals)的改動,使得它也可以完成大量的採礦工作。
海豚級是一艘巡洋級別的工業指揮艦。工業指揮艦的目的是通過提供採礦加成和運輸能力,以及一些採礦能力來支援採礦作業。因此海豚級具有貨櫃倉 、開採先鋒脈衝波 、無人機傷害/HP/開採量加成,其他加成還包括 遠端護盾回衝增量器、小型牽引光束、測量掃瞄器等等。海豚級的加成列表非常長,太長了你不用去讀(TL;DR)。
它的槽位分布是4/4/2,有很多的装配选择,但有一件事情必须牢记:它不适合单独参与PVP活动。
海豚級的 貨艙/艦隊機庫(艦隊或軍團共享)/礦石倉 容量為500/5000/50000立方,為小型艦隊提供了很好的運輸能力。工業指揮艦五級時 可以增加 礦石倉容量12500立方,為艦隊提供了更多運輸能力。
海豚級是唯一一艘可以進入 護衛艦級別蟲洞,為蟲洞的採礦作業提供加成。
更大噸位級別的(工業指揮艦)是 逆戟鯨級(Orca)。它是船體是戰列艦級別的,有著和海豚級相同的加成,只是在具體數值上有些加強,它可以裝配3個礦業加成模組,在價格上大抵相當於一艘勢力戰列。它的槽位分佈是6/5/2,tank型裝配可以是一個嚴肅的選擇。它依然需要後勤來防止其他人的gank,但是它有一個不錯的基礎HP(超過80K有效HP),可以堅持很長一段時間。需要注意的是,它的總價達到了800M,相較於海豚級,ISK的花費大幅上漲。
逆戟鯨級擁有3萬立方的貨艙,4萬立方的艦隊機庫,40萬立方 艦船維護艙(存放非打包的整船)和15萬立方的礦石倉。滿技能情況下能提供18萬立方的礦石倉,相當於五個 麥基諾級(35000立方)。
需要說明的是,逆戟鯨級(Orca)在數據上更像是一個 貨艦,戰列艦和旗艦的混合體,這使得它非常難以歸類。最後讓我們來聊一聊ORE的旗艦:長鬚鯨級(Rorqual)。
你可能聽說過這個船,現在讓我們來總結一下它的能力。基本加成和 江豚級/逆戟鯨級 是一樣的,區別在於特有加成(Role Bonus):
它可以裝配工業核心模組,可以增加護盾防禦/ 開採先鋒脈衝/無人機採礦量,稍後會展開討論;
它可以使用採掘者(Excavator)無人機,這種無人機的採礦速度像打雞血一樣;
它可以使用 脈衝啟用式關聯全能核心(Pulse Activated Nexus Invulnerability Core ,PANIC) ,讓你和你艦隊中200KM範圍內的所有工業船,得到最少5.5分鐘,最多7.5分鐘的無敵時間,模組生效時,你不能躍遷。這通常是用來拖延時間,以堅持到支援艦隊的抵達。要開啟PANIC模組,你必須鎖定小行星(asteroid)作為目標。
它擁有 侵噬鏈接運作時間懲罰,旗艦都是如此,和挖礦本身無關;
它是遊戲中最強力的採礦加成船,啟用工業核心模組時,大鯨魚的加成效果十分驚人,同時也能使採礦週期縮短57%。沒有啟用工業核心的情況下,大鯨魚也能帶來提升,雖然不像啟用時效果那麼強,但它們仍然比你從逆戟鯨級( Orca)獲得的加成高出25%到30%;
我們有很多的資訊要檢視,但是讓我們看一下最基本的統計數據。
它有80萬的有效HP,這使得它在未裝配其他裝備時也有很好的防禦能力。8/7/4的槽位分佈為坦克能力和各式各樣的加成配置提供了足夠的空間。你可以也必須給大鯨魚裝配 Cyno,遠端盾修,PANIC和工業核心。 想了解更多關於這些的細節,請檢視我們的裝配章節。
它的裝載空間很大:4萬立方的貨艙,4萬立方的艦隊機庫,100萬立方的艦船維護倉(只能用於工業艦),以及30萬立方的礦石倉。它擁有最少5光年,滿技能10光年的旗艦跳躍距離。
一些有用的採礦相關的船隻不是屬於ORE的,每個種族都有不同的運輸船,其中最有利於採礦的是蓋倫特工業運輸艦,特別是 米亞莫斯級(Miasmos)和 克琉斯級(Kryos)。
米亞莫斯級 需要 蓋倫特工業艦 技能,並且具有專門運輸 普礦和冰礦 的礦石倉,礦石倉初始容量42K立方,滿技能為63K立方,米亞莫斯的普通貨艙只有550立方,但是你不應該使用它來運輸非礦石物品。它的槽位分佈是2/4/4,你可以配備一點防禦能力,但是它依然是一艘很脆的船。
另一艘和採礦相關的蓋倫特工業艦是克琉斯級(Kryos),它有一個特殊的礦物倉。需要注意的是,米亞莫斯級時運送礦石的(普通礦石和冰礦),而克琉斯級是運送礦物的(礦石的提煉物),初始容量43000立方,滿技能為64500立方,槽位分佈2/4/4,和米亞莫斯級一樣很脆。
現在,你已經選好了心儀的船,是時候來考慮艦船裝配了。每艘船都有不同的裝配方式,但是不總是一樣有效的。很多裝配方式取決於具體情況。你是高安還是00挖礦?你是單人還是組隊?這些都是很好的問題。
第一個區別是 採礦鐳射器和露天採礦器(mining lasers vs strip miners)。採礦鐳射器僅用於採礦護衛艦或者其他沒有采礦加成的船隻。任何採礦駁船或者採掘者都不能使用採礦鐳射器,因為(採礦鐳射器)需要一個炮臺位來裝備它它們。
露天採礦器是更好的替代。露天採礦器有幾個不同的衍生型。普通的T1露天採礦器需要採礦技能四(Minning Ⅳ),這是個1x的技能,訓練起來非常快。露天採礦器只能在採礦駁船和採掘者上使用,採礦能力也比鐳射採礦器強得多。
一共有2個T2版本的露天採礦器:調製型深層地核露天採礦器 II(Modulated Deep Core Strip Miner II),調製型露天採礦器 II(Modulated Strip Miner II)。你需要額外的4天左右時間將 採礦4訓練到採礦5,爲了更好地使用它,還需要訓練 採礦水晶 的相關技能。
上圖的數據是由Pyfa軟體模擬得到,露天採礦器模組裝備在霍克級(Hulk空船)模擬得到,採礦鐳射器模組裝配在掘金者(Prospect空船)模擬得到,所有模擬的技能設定為全V。
從上圖的圖表中可以得出一些結論:
露天採礦器是採礦鐳射器的重大升級(T1露天採礦器是T2採礦鐳射器效率的兩倍)
不使用採礦晶體或者T2露天採礦器,開採量的損失非常明顯
開採基腹斷巖(Mercoxit),然後忘記重新裝備 調製型露天採礦器(Modulated Strip Miners,MSMs),即使你更換了採礦晶體,開採量的損失依然非常明顯。
使用調製型深層地核露天採礦器(Modulated Deep Core Strip Miner,MDCSM)配合 對應的T2採礦晶體採集非基腹斷巖的礦石,採集效率是8.29 m3/s
使用調製型露天採礦器(Modulated Strip Miners,MSMs)配合T2晶體,採集速度是11.9 m3/s
即使搭配對應的T2採礦晶體,開採基腹斷巖也很緩慢。你只能使用 調製型深層地核露天採礦器(MDCSM)或者調製型深層地核採礦器(MDCML)。因此以體積計算,基腹斷巖的開採速度總是比其他礦石來得慢。以單位數量來說,基腹斷巖是遊戲內價值最高的礦石,但是每單位的體積也是最大的。它的開採週期更長,每個開採週期的採集量也更少。由於這個原因,從isk/hour的方面考量,基腹斷巖不是最好的採集對象。你需要根據你的技能進行仔細的計算,以確定它是否比採集其他礦石更加有利可圖。
T2 調製型露天採礦器,搭配T2 灰巖採集晶體,灰巖開採速度比 T1露天採礦器 高 16.67%(11.9 vs 10.2)。關於採集晶體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,它們是對應于名字裡的某種特定礦物的(比如 灰巖採集晶體 對應灰巖)。
採集晶體可以增加採礦產量,另外一方面,它需要花費時間來訓練使用它們。每一種不同型別的採集晶體都需要訓練與之相關的礦石的處理技能 --- T1 灰巖採集晶體 需要 灰巖處理技術III;T2 灰巖採集晶體 需要 灰巖處理技術IV。如果你希望使用很多種類的採集晶體,那麼累計的技能訓練時間就非常可觀。這就是說,任何追求最大化開採產量的人,最終都會為他們開採的礦石進行技能訓練,以使用相應的T2採集晶體。
大多數礦工所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平衡防禦和產量之間的問題,最大化產量的配裝,其防禦力遠遠低於適度防禦向的配裝,同時讓人高興的是一些人擺脫了狩獵和掠奪礦工 ---- 你需要多少防禦 vs 你願意犧牲多少的產量 是一個重要的問題。答案是,通常來說,這要依據具體環境和你願意承擔的風險。
如果你在高安採礦,你需要準備好犧牲大量的產量以提高自身防禦,從而在gank頻繁的環境生產下來。下面的兩種配裝被推薦用來阻止單收的ganker(即使是多開火力船也不用太擔心)---- 他們很難殺死你(儘管如此,如果你把他們惹毛了,他們會花很大力氣來打你)。
如果你想在00地區使用防禦向配置,請參閱上一節的高安防禦向配裝,它們是一種非常多用途的配裝。但是在00地區,你完全有理由跳過防禦向的裝配而選擇最大化產量。
請注意:高安和00地區地區完全不同。高安通常擠滿了很多你不認識的玩家,危險來自於這群人中的未知意圖。在00地區,任何合理規模的聯盟都應該有足夠的能力來保護自己的領地。在聯盟內部,有跳橋,防禦艦隊,互相保護的常備艦隊,並保持彼此通訊以提高安全性和一般態勢的感知能力,從而有條件可以合理安全地使用最大化產量的採礦船。
如果你選擇了最大化產量,你就犧牲了大量的防禦。如果你被抓了 ---- 不管什麼原因(注意力不集中,蟲洞重新整理等等),你很有可能會死。最大化產量的礦工權衡船隻/艦隊的成本與產量的長期增長,以及他們對敵對危險做出反應的能力。他們還需要考慮在他們開採地區清怪的能力 --- 00地區重新整理的怪很難殺死和防禦,但是00的礦工通常和仍組隊作業,合作防禦和清怪也更加容易。
請注意:全技能V加成下,霍克級的EHP大概是16.8K,由於CPU的限制,裝配方面並沒有太多回旋的餘地。如果有人願意,可以使用一些更昂貴的配置,但是EHP的增加通常不值得增加的成本。
上述配置的成本大致是1b,對比前一個300m的霍克級配置,EHP增加了11k,但是成本卻是三倍。這個例子是爲了說明這個配置和霍克級的防禦是多麼地糟糕,強烈不建議你使用這個昂貴的配置。
對於那些喜歡掛機挖礦,而不是最大化產量的玩家,下面兩個配置會更加感興趣:
這些配置是適用於礦石倉加成的採礦駁船/採礦者。它們同樣是最大化開採量的裝配,但是沒有 妄想級/霍克級 的開採量加成,所以他們的開採量會低一些。然而,想要填滿它們的礦石倉需要更多的時間。請注意:由於礦石倉是一種特殊的貨艙,所以擴充貨櫃倉模組不會增加它的礦石倉容量。
上述配置通常適用於冰礦開採,人們只需要將露天採礦器(strip miners)升級為冰礦採集器(Ice Harvesters),將 採礦鐳射器提升器(Mining Laser Upgrades)升級為冰礦採集能力提升器(Ice Harvester Upgrades)。這意味著你可以使用冰礦開採的船來進行普通礦物的開採 --- 雖然有一個單獨的船並不是一個完全糟糕的主意 --- 使用遠克跳躍到 有 冰礦帶的星系,並且在那裡已經有一艘準備好的船,將會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。開著採礦船穿越星系通常有些痛苦。如果有一艘專門的挖冰船 ---- 你應該考慮使用 中型冰礦採集器加速器 I(Medium Ice Harvester Accelerator I)來代替其中一個 中型核心防禦力場擴張裝置(Medium Core Defense Field Extenders)---- 你可能需要新增一個裝配裝置以便適當地安裝所有東西。
這些配置都是以全技能V為前提,如果你的技能不能達到要求(CPU/PG相關)--- 我們建議你將其中的某個船插換成 CPU/PG 插,另外,你可以將某個低槽換成 損傷控制 I/II
對於最大產量向的裝配,你可以在中槽安裝一個補充電磁防護增效器(Supplemental EM Ward Amplifier)----儘管這個模組有點貴,如果你的作業星系有比較高的EM傷害,那麼這個選擇還是很合理的。
基腹斷巖開採配置和上述配置是相同的,只需要更換成調製型深層地核露天採礦器(Modulated Deep Core Strip Miners,MDCSM)。
在進行非旗艦 採礦船隻的技能訓練時,你不僅需要訓練船體本身的技能,還需要訓練採礦模組/坦克/防禦的技能。這是一個通用而強大的技能規劃,目標是駕駛採掘者,並具備一定的防禦和無人機的反擊能力。
如果你只想用Procurer挖掘基腹斷巖,這是另外的一個技能規劃